[中国应急管理报] 以复盘为抓手 福建抓紧补短板强弱项
来源:中国应急管理报 时间:2025-04-23 18:52

  以复盘为抓手 福建抓紧补短板强弱项

  ■本报记者 沈良坤

  “请问是否接到同级气象、水利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预警?乡、村两级防汛责任人是否收到预警?谁坐镇指挥,对重点乡镇(街道)部署了哪些措施?”4月19日8时,福建省防汛办值班人员对遭遇强降雨地区的防汛办,开展点对点“叫应”提醒。

  4月19日至20日,福建省有37个县(市、区)142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,其中武夷山市和光泽县的2个乡镇更是超过100毫米。这给该省相关地区防汛备汛工作带来考验。

  根据预测,今年福建省气候年景总体偏差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。为确保更精准地响应、更精细地防御,充分做好防汛备汛工作,福建省在认真复盘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,出台《加强防汛高级别预警防范应对工作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,强化临灾预警“叫应”和应急响应联动,聚焦“三断”极端情况,提升先期处置能力,并对重点区域和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,进一步扣紧“防”“减”“救”责任链条。

  确保预警“叫到应”“叫到醒”

  防汛救灾历来是“天大的事”,面对今年的复杂严峻情况,防汛备汛关键环节、重点部位还有哪些问题短板?基层在应对处置中还存在哪些问题?

  早在入汛前,福建省防指就专门成立防汛备汛指导服务组,围绕上述内容直奔一线查问题、促整改,并推动各地认真落实《若干措施》,切实加强临近预报、预警发布、预警“叫应”等工作。

  据了解,2024年,福建省先后防御16场暴雨、16场强对流天气、1个登陆台风、12个有影响台风、1个热带低压,特别是有效防御“6·9”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和台风“格美”正面登陆影响。福建省防指认真复盘防御过程,针对基层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,于2024年10月底印发《若干措施》,指导各地解决临灾预警“叫应”和应急响应联动的问题。

  根据《若干措施》,县级气象、水利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,应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、受影响乡镇(街道)党政主要负责人,并通过电话、短信、微信等多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基层防汛责任人,确保预警直达一线、直达责任人,“叫到应”“叫到醒”。

  “省防汛办值班人员点对点‘叫应’提醒,一问预警,二问调度,三问下沉,四问转移,五问灾情。”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邹春烨介绍,通过这“五问”,了解当地是否接到同级气象、水利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预警,预警信息是否传递到乡、村两级相关防汛责任人;是否启动应急响应,谁坐镇指挥,对重点乡镇(街道)部署了哪些措施;是否组织包保干部下沉一线,了解相关数据;是否转移危险区域人员,了解相关数据;是否发生灾情、险情,有无人员伤亡或受困,已采取哪些措施等。

  与此同时,该省要求各地完善面向公众的预警机制,督促压实“县包乡、乡包村、村包户”的基层防汛包保责任制,重点压实临灾预警“叫应”、人员转移避险等关键环节责任,防止出现工作盲区,确保预警“最后一公里”全覆盖。

  围绕临灾预警“叫应”和人员转移避险工作,今年备汛阶段,该省还按照简明实用原则,指导推动乡、村两级修订应急预案1.84万个,开展转移避险、自救互救等培训演练9234场,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。

  完善极端情况物资力量配备

  断网、断电、断路怎么办?这样的情况,该省此前就遇到过。去年,龙岩市上杭县等地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,一些地方通信网络受到影响,导致信息传递不畅。为此,今年备汛期间,上杭县专门为重点防汛区域配备419部卫星电话,并建立卫星电话使用管理台账,确保每一部卫星电话都能在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。

  上杭县的做法,正是该省大力提升“三断”情况下先期处置能力的一个典型案例。

  今年以来,该省立足突发极端灾害,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掌握本地区、本行业应急力量分布与装备情况,统筹好专业抢险救援力量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,做好军地协调联动工作;立足“三断”等极端情形,结合实际,优化应急物资的种类、规模与布局,特别是加大基层卫星电话、汽柴油发电机、移动排涝设备等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,提升基层先期处置能力。

  该省要求,各地强化防汛监测、预警、通信等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,做好值班值守、会商调度所需通信网络、电话传真、卫星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的调试,确保汛期稳定可靠运行;健全快速调拨投运机制,确保物资及早抵达所需地点。

  4月17日,在“闽安—2025”防汛应急综合演练中,该省聚焦极端天气引发“三断”后的救援难点、堵点,设置预警发布及会商、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自救互救、“三断”应急处置、多处山体滑坡应急处置、跨区域应急联动、矿山巡查排险等演练科目,全面检验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联动情况,各级防指熟悉运用预案、研究分析灾害风险、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,以及新质救援力量在“三断”情况下与传统通信传输方面的衔接能力。

  及早开展隐患排查整改

  “宁可十防九空,不能万一失防”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时无备”,这是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的科学方法。

  该省紧盯责任预案、队伍物资、工程设施、度汛安全等重点工作,按“县级自查、市级核查、省级抽查”原则,分级分部门开展汛前检查。同时,制定检查指导目录,把必查事项整合到“福建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”中,地方查了哪些、是否整改,通过系统填报、查询,数据一目了然。各地结合汛前的摸排检查,同步更新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。

  确保问题整改到位,一个重要方法就是“回头看”。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、山洪灾害易发区、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,该省还积极组织隐患排查整改“回头看”,建立隐患清单、责任清单,全覆盖排查核实。

  3月以来,漳州市成立防汛备汛工作督导组,指导地方开展隐患排查,对问题隐患进行“回头看”。泉州市鲤城区应急管理局、自然资源局、农水局、城管局、住建局联合成立检查组,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,并同步推进自然灾害避灾点安全排查整治,提前做好防汛备汛工作。

  当前,为了更好地帮助防汛抗旱责任人、业务骨干和基层干部熟悉掌握责任区风险隐患、应急预案以及做好抢险救援、救灾救助等工作,福建各地还广泛开展针对性培训,不断提高其业务知识水平和应对处置能力。
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链接